圆明园之前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被毁前样貌惊艳复原公布

圆明园这座宏伟建筑群的修建历史耗费时间,不是以月计算,而是用年计算,几代人的努力才造就了这样一个精美的园林。最终出现的模样震惊了整个东西方国家的百姓,让世人长久为之个感叹,看到最终模样出现的那一刻,很多人禁不住感叹,修建这样伟大的建筑奇迹,花费多长时间都是值得的。

因为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情况,世界上大部分建筑之所以能够被人们长时间的记住,是因为他们身上本身就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或许是宏伟巨大、或许是因为精美绝伦、又或许是本身的价值所在、这些以上的种种还有没有包括境内的闪光点,让中国人和世人超越生命的去怀念他的存在。可就是这样一座耗费无数时间精力打造的圆明园,最后却是毁于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今天难以一睹真颜。

拍卖会上的圆明园景色重现


当代中国历史之中,距离中国最近、且最为值得被我们民众怀念、然后又被毁掉的园林就是圆明园了。在之前读书的时候,初中时代会开设一门关于历史的课程,这门课程之中就提及到了圆明园的历史和毁坏过程,中间的语文课程之中甚至有着专门一篇外国人纪念圆明园的哀悼文章,具体的内容或许已经不能完全记得了,但直到是法国雨果所写的夏宫。

法国雨果这名大作家强烈抗议地指责了自己国家的军队如同盗贼一般,他们强悍的入侵当时的清朝,这里面之中夹杂了一张圆明园复原照片的图片,很多中国人对于圆明园的第一印象其实就是来源于此。这张照片已经足以震撼人心,但依旧不足以描绘圆明园的美丽,今天我们虽然号称无敌的信息时代,但要将完整的圆明园模样复原出来依旧是前难万难。


很多时候的资料和图片都只能让我们看到被毁坏之后的残破图片,这些残破图片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是证明了圆明园本身的价值所在,只有那个时候的圆明园富裕珍宝到了这个程度,所以当时的英法联军才会选择去抢劫这座园林,其实在后来的历史之中,又一次拍卖会上的英国人,他们就拿出了自己在圆明园被毁掉之前的照片,这些照片大部分都是在中国的使者所拍摄。

这些照片的内容距离今天已经很久了,当年有幸参加那场拍卖会的人已经算是运气很好了,他们通过照片看到了一百多年之前的圆明园真实样貌,从占地面积和修建的规模来说的确也配得上是精美壮观四个字。而这次照片的出现也随着风声再一次将圆明园传遍了世界,中国在内和其他之外的国家民众都惊叹这奇迹园林毁坏得太早,太过于彻底,以至于今天的人都只能梦幻。

东方夏宫的建造者


圆明园的建造历史在中国清朝可以追寻到遗迹。据说最开始的时候是源自于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居住在诺大的紫禁城之中,却是常年遭受两大难处。一个是每年到夏天的时候,紫禁城就热得不行,皇帝后妃那个时代哪里有我们现在的这些空调,再加上满洲人来自于东北,本身对于夏天的烦热就耐受程度不高,所以每年的夏天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满洲皇室的一道催命符。

很多满洲皇室就是因为耐受不了夏天,从而减少了寿命,到四五岁的年纪就去世了,最为典型的就是清初摄政王多尔衮,因为耐受不了紫禁城之中的酷暑,外出打猎最后意外身亡。康熙皇帝的小冰河时代结束,天气变得更加的炎热了,再加上老皇帝心中本身就有一个顾忌,因为紫禁城从明代以来,因为城池之中的建筑年久失修,经常发生火灾。


清朝的时候这种意外火灾出现的情况比较多,康熙皇帝不希望自己在夏天要耐受酷暑的时候,因为气温过高,然后皇宫燃烧起来,自己就被活活的烧死在里面,所以从他中晚年的时候开始命令工部专门的工匠为他在离北京城不远的地方打造了圆明园。为什么说打造圆明园的计划是从中晚年才开始,那是因为康熙前期和中期都在忙着平定内乱之中的三藩和西北的准格尔。

晚年的时候才有时间,整个国家无外敌战争,也才有这个经济实力拿钱出来为皇帝修建园林,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原因和难处所在。经过工部大臣和康熙挑选之后,最终决定将圆明园的位置选择在北京城的西郊地区,主持修建的人是“雷金玉”,这个人可不简单,是当时中国建筑行业之中最为顶尖的一批人,有着多年维修皇家宫殿园林的经验,其中畅春园的修建就是他一手设计。

圆明园的木材获取问题


选好位置和主持修建的设计师之后,剩下的就是图纸和动工的问题了,这座从康熙皇帝晚年开始,原计划康熙在世之前完成的园林,谁也没有想到一直修到了乾隆年间。这座园林之中的许多木材都是从四川的深山老林砍伐最为珍贵的金丝楠木,从三峡专门的航道将成千上万砍伐好的木材漂流而下,于武汉城收获,然后走京杭大运河直接运往京城以供使用。

其实这里运输木材有一个问题,一个是为何不从陕西和东北运输呢?皇家观念之中取木材最看重的就是关中黄土之中天生地长的木材,而位于陕西秦岭之中的木材更是历代皇家园林修建的首选材料,其实这里设置到一个成本问题,清朝都城距离陕西过远,没有如同四川一般合适的航道运输,另外就是秦汉隋唐以来秦岭砍伐破坏严重,无法满足圆明园的木材需求。


东北地区是一个盛产木材的好地方,熟悉近代历史的人们应该知道,新中国开发东北的时候,诞生了一项重要的产业,解决了东北地区上万人的就业问题,那就是东北地区的伐木业,近代新中国东北森林资源尚且如此丰富,17世纪晚期的清朝东北木材资源岂不是更加的丰富?为何说康熙皇帝和一众工匠在选材的时候为何要选四川而舍弃东北呢?

这其实是跟清朝的国情有关,今天盛行的一句话,那就是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却是说清楚了清初圆明园修建选料的问题,清朝从顺治皇帝入关以来,就对东北地区实行了封禁政策,满洲皇室认为东北和辽东地区是他们的龙兴之地,下圣旨不许关内百姓前去定居开拓,这道圣旨的执行力度相当之前,一直到清朝垮台之前,才因为闯关东而瓦解,所以也解释清楚了为何不从东北取木材的原因。

圆明园的兴起和毁灭


圆明园的初步完成是在雍正晚年的时候,正式完成是在乾隆皇帝时代。这座园林的主体部分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构成,所以在中国官方的说法之中是圆明三园,用比较迷信和象征学说来说的话是象征了天地人三道。这里面光是殿堂楼台就有600多座,很多楼台之上有着从康熙至咸丰皇帝的亲笔题名,光是这一项的价值就已经无法估量。

这样壮观的圆明园,其实不仅是当时的清朝皇室有幸目睹,一些外国传教士也进去参观过,比如康熙雍正时代的郎世宁,他们进去之后直接感叹这超过了自己国家,和自己所了解到的欧洲所有博物馆加起来的总和,直接说这是东方的伊甸园,坐落在人间的盛世天堂。因为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名声也被这些传教士带到了遥远的欧洲之地,在吸引欣赏目光的时候,也吸引了一些不法之徒,想要将其占为己有。


美丽的事物不是他存在的时候,而是香消玉殒的时候。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咸丰皇帝一退再退,看到英法联军甚至吓得躲到了热河去。结果就是英法联军连目光盯住了圆明园之上,他们军队之中随行的传教士从百年以来就盛传这座园林之中的富有瑰丽,最后带着军队抢劫了这座园林,抢完之后还不够,一把大火将清朝耗费百年心血修建的圆明园毁于一旦。

时间之上对比的巨大差异,耗费百年修建得不到一百个小时就被烧毁。这座耗费了大清王朝无数真金白银和时间堆积起来的皇家园林,变成了今天这个残垣断壁的样子,也实在是让人伤心,对于外国人来说更多的为这个感到可惜,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是让人愤恨。而到21世纪的今天,又还有多少人记得圆明园被毁呢?我想没有几个人记得,被毁了也没能怎样,只能感叹一句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043032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cyw.com/news/105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043032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