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应该怎么做,近日广东有市民放生矿泉水引热议
↑网友拍摄的视频截图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广东一条小河边,一群人拉来几车矿泉水,拧开盖子就往河里倒。有热心市民过去查看,发现矿泉水都是最新的日期,于是便进行劝告,却引来倒水之人的怒怼,认为路人的建议会影响他们的诚意和功德。相关视频画面显示,当时有三五个人参与“放生”,拍摄者称从早上10点多持续到中午12点。
这一“放生”矿泉水的行为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质疑,“矿泉水还用放生吗?这就是浪费水资源”;也有网友表示理解,“比起放生鱼和鸟,我还是比较乐意看到他们放生矿泉水”“放就放吧,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就行”;还有网友称这是“人类迷惑行为”。
而广东放生协会工作人员陈先生对“放生”矿泉水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没有生物何来放生一说?”
广东放生协会:
矿泉水里不带生物,不属于放生
广东放生协会工作人员陈先生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矿泉水里不带生物,倒矿泉水不属于放生,也不属于放生协会研究的范畴。”
据陈先生介绍,一般放生以水生生物居多,放生常见的鱼类包括鲤鱼、草鱼、泥鳅等,以增殖放流为目的;有时候也放生鸽子、田鸡、甲鱼、兔子,这些都是对本地生态有益的物种。
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试运行)显示,广东放生协会由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主要宣传普及放生知识,开展放生活动,以及进行科研培训、国际交流合作、咨询服务等。根据广东放生协会官网介绍,该协会是由社会各界关爱动物的人士和团体组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
“我们拒绝放生外来物种,特别是(有害的)入侵物种,否则可能要承担部分刑事责任。”陈先生补充说,放生协会不建议进行捕捞、垂钓等对原有生态系统破坏性较大的活动(来获取放生动物),另外放生的时间、地点也要选择好,由于冬季放生鱼类存活率比较低,所以最好在其他季节执行。放生鱼类时尽量选择小鱼苗,而不是大鱼或成鱼,因为这些鱼类可能对生态系统带来突然变化,小鱼苗的生长是渐进式的。
深圳一位有多年放生经验的市民张女士(化名)认为,“放生‘矿泉水’我们是不会支持的,这样做可能对放生有误解,我们看见的话会去劝阻……虽然对社会没什么危害,但绝对不是主流。”张女士说,“放生”培养的是人们对动物的善心,认为其他生命同样值得尊重。她直言不讳地表示:“‘放生矿泉水’是种愚蠢的行为。”
评论员丁家发认为,矿泉水倒入河流,等于白白浪费了可饮用的水资源,实为一种无知的浪费行为,也与放生的本意相违背。不如将这些矿泉水放在爱心救助站等地方,供人拿取饮用,或者捐赠给需要的人群和单位,让矿泉水“物尽其用”,既不浪费水资源,又是行善做好事,比直接倒掉“放生”有意义。
不当放生频发
专家:不理性放生可能造成生态灾难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近年来不当放生的案例发现,有些放生对生态造成了破坏,有些放生还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甚至引发人员伤亡。
今年8月份,河南省汝州市一公园水域内鳄雀鳝抓捕事件引发全网关注,其来源疑似人为放生。有关专家提醒广大群众,未经批准擅自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2016年,北京怀柔山区有人私自放生了几百只蓝狐和貉子,咬死、咬伤附近村中的家禽,给村民造成了恐慌。当时有村民看到先后有几十只狐狸和貉从山上跑下来,咬死了她家养的鸡。这些狐狸和貉可能是饿坏了,每次到她家就去扑咬鸡鸭,有一次还奔着羊去了,多亏村民抄家伙喝止住了。山里有位老人说,这些狐狸和貉都是人为放生的,时常有人送食过来,包括投放白面馒头和胡萝卜等。
2019年6月,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红坪镇及国家公园桥洞沟境内出现大量毒蛇,并导致当地村民万某被毒蛇咬伤后医治无效死亡。经过3个多月的侦查,9月29日,林区森林公安局成功侦破这起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案,依法对违法当事人岳某、董某做出林业行政处罚,并引导受害者家属依法向林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据警方查明,岳某、董某均迷信放生毒蛇可以获得福报,所以不顾社会公共安全而恣意放生毒蛇。他们甚至还流窜至西双版纳和井冈山放生过毒蛇。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陈海嵩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放生活动逐渐增多,并出现了攀比放生、借机敛财等乱象。由于缺乏综合性法律法规的指导,地方主管部门、监管部门缺乏指导性政策、执法乏力,放生野生动物、外来物种乃至外来入侵物种的行为日趋高发。从沿海湿地到高原地区的湖泊,原生生态系统和物种受到放生活动破坏的案例屡见不鲜。”陈海嵩教授表示,不理性的放生极有可能造成生态灾难。
新京报评论称,虽然“放生”矿泉水这种打破常识的奇葩行为,相比随意放生外来物种而言,看似并未造成什么社会危害,但这种不讲科学、盲目崇拜,刻意拔高放生意义的行为背后所隐藏的社会心理却是值得警惕的。少数人的愚蠢行为固然不足为虑,若因此把“放生”带偏到另一个维度,弄得“万物皆可放生”,则就不只是个笑话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043032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cyw.com/news/9613.html
相关文章
-
台积电最新消息,因成本太高台积电决定放弃 N3 工艺
三星称自己在6月底量产了3nm工艺,于是万众期待,大家都想看台积电的3nm什么时候量产,与三星相比又怎么样,毕竟当前能够量产3nm,且一路竞争的,只有这两家。原来台积电表示,3nm已试产,2023年上半年会量产,第一代3nm工艺称之为N3,至于客户则是苹果,也有可能会有intel,高通、联发科等。但近日,传出一个尴尬的...
-
飞盘运动危险吗,175克飞盘杀伤力惊人受伤案例
近段时间,在城市运动圈,玩飞盘成为新潮流,它上手快、门槛低,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足球场、公园、广场等活动空间渐渐出现一批飞盘运动爱好者他们在欢笑中挥洒汗水锻炼身体但随之而来的也有抱怨声网民留言:建议滑板、飞盘禁止入园或者专门指定区域近日,有一名自称是“经常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锻炼健身的市民”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
-
孕期被家暴还有继续过的吗,浙江女子怀孕7个月被丈夫施暴事件
都说新婚燕尔,年轻人结婚第一年大都处于比较“腻歪”的阶段,都是彼此手心里的宝儿,即使偶有争吵,也很快就能平息,更别提大打出手了,但最近出了一个个例,远嫁他乡,却屡遭家暴。近日,浙江舟山。怀孕近7个月的安徽女子自述称遭到丈夫家暴。女子称自己和丈夫新婚才6个多月,但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施暴了。过去自己一直都在隐忍,不想让家里...
-
生孩子可以领取哪些补贴,济南新生二孩三孩3岁前每月补贴600
日前,济南印发《济南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积极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记者注意到,今后,济南将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本市户籍按照生育政策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女方享受158天产假配偶...
-
大学教授退休后的待遇如何,杭州一退休教授独居毛坯房拒用家电
现在的我们还能离开电子产品吗?人手一机已经成为了标准配置,兜里面也许可以没有银两,但是你的兜里面不可以没有手机。家里的必需品可以放着暂时不买,因为我们可以等待明天,但是兜里的手机如果没有电,你这一天都是慌慌张张,总觉得差一点什么?这就是现代人的状态。然而有这么一位教授,名字叫做林齐,没有妻子没有儿女,就这样生活到了77...
-
今年元旦休息几天怎么休息,2023年元旦放假三天不调休
2022年剩下不到1个月时间距离过年也仅有不到两个月元旦的脚步越来越近据国务院办公厅消息2023年元旦放假时间2022年12月31日(周六)2023年1月1日(周日)2023年1月2日(周一)共三天,不调休!那么,元旦高速免费吗?2023年元旦高速公路不免费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只在春节、清明、劳动节、国庆四个节日有所以元旦...
-
刚买的新车被撞保险怎么赔付,成都男子新买奔驰被借撞烂事件处理
近日,成都一位车主刚新提的一百多万的奔驰,还没上牌就被朋友借走发生事故。当时,车头被撞得稀巴烂,车主看到后心疼不已!于是,想找保险公司赔偿,但是因为当时只有临时牌照,保险公司以各种理由不给赔。想到撞成这样自费修车可要不少钱,再想想自己刚买的新车没开几天,就成了事故车,这可愁坏了车主。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朋友挺靠谱,也算...
-
遗嘱可以分配将来的财产吗,上海46岁妈妈立遗嘱财产只给儿子事件真相
上海一个46岁的妈妈去中华遗嘱库立遗嘱,要把自己的财产在自己身后全部给到儿子。她不想给的是谁呢?是儿媳妇,虽然儿子还没有结婚呢。这未雨绸缪的真是够早。她的这种做法呢当然也没有问题啊天下父母心嘛,而且法律也支持,通过遗嘱或赠予的方式指定财产只给到夫妻中的一个人,在法律层面上是会被认可为夫妻一方的财产的,而不是作为夫妻共同...
-
内马尔是哪个球队的实力如何,巴西领军人物内马尔称将击败梅西夺冠
直播吧11月16日讯 世界杯还有4天开幕,巴西领军人物内马尔接受电讯报采访,他表示自己和梅西开玩笑,会在决赛击败梅西成为世界杯冠军。内马尔:“大家显然对世界杯寄予厚望,并不是着急,而是兴奋。每个人都想参加世界杯。“我们(自己和梅西)讨论得不多,但有时我们会开玩笑说在决赛中会遇到彼此。我告诉他(梅西)我会战胜他拿到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