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鱼类资源丰富吗,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十年增长42倍始末

青海湖是位于我国青藏高原重要的湖泊,并且是我国内陆区域最大的咸水湖,而青海湖的变化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

无论是青海湖的生态系统变化,还是青海湖本身的“过往历史”,可以说让中国人难以忘记。的确,这个湖泊曾经“承载”了非常多。




而对于大家来说,可能听到最多的就是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青海湖面积扩大的问题。

然而,对于青海湖来说,还有一个比较“难忘”的事情,可能当地很多人都对这个事情了解过,那就是针对青海湖之中的——青海湖裸鲤。




青海湖“难忘史”:曾经一度被捕捞到“灭绝”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青海湖裸鲤到底是什么鱼类。

青海湖裸鲤又叫青海湖湟鱼,该鱼类在我国,主要就是在青海湖区域分布,属于一种杂食性鱼类。主要摄食藻类和浮游动物。




而青海湖裸鲤还有点独特,属于冷水性鱼类,并且一般是在浅滩区域活动,由于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所以在半咸水(青海湖水盐度为12~13‰)或淡水中均可生活。而到了冬季的时候,它们就会进入深水区活动,到了暖和的时期再次出来。

这种鱼对青海湖来说,的确也是一种“可捕捞”的鱼类,所以,必然是可以食用的。



的确,按照调查数据来看,它的肉味鲜美,富有营养,含脂量高达12%,蛋白质占16.14%,一般制成鱼干外运销售,深受群众的喜爱。

但是,由于这种鱼类曾经一度被捕捞到“灭绝”。所以,我国加大了对这种生物的保护,也不是随便可以捕捞的鱼类了。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其实就是我们说的青海湖“难忘史”。



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青海湖周边区域出现了严重的饥荒,由于粮食供应问题,所以,青海湖裸鲤成为了当地人的捕捞对象。

加上曾经本身也管理不善,捕捞强度过大,导致资源量急剧下降,破坏了青海湖裸鲤群体的自身平衡能力。



根据数据显示:

在1958年至1970年时间段之中,青海湖裸鲤出现了“断崖式”的减少,产量从1960年最高的28523吨,下降到1970年的4957吨,平均尾重由1962年的0.625千克下降到1971年的0.325千克。

所以,导致了青海湖裸鲤的大规模减少。大家可以看到,10年下降23566吨,并且这仅仅是一段时间。



而在过后,该鱼还是被继续捕捞,直到我们进行保护,才停止了对青海湖湟鱼的捕捞。所以,在保护之前,肯定也是远远不足4957吨的产量了。

所以,从这个数字,我们就可以看到变化有多大,完全是被捕捞者将这种生物推向了一度灭绝的状态。



所以,青海湖裸鲤经历了这一过程之后,不得不说加大进行维护了。如果不保护,中国唯一的青海湖裸鲤区域也就没有了,这不,我们的确看到成效了。

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十年增长42倍

没错,这是我国2022年发布的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的新数据,曾经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被列为濒危物种——青海湖湟鱼,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保护之下,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数据显示——10年来,在进行对裸鲤全方位的科学保护,资源量增加到10万多吨,比保护初期增长了42倍。

从这里也可以回看上面,在保护之前,湖泊里面肯定没有多少了。所以,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十年增长42倍,说明了我们对该生物保护的成效显著。

当然,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一下,那就是我国在执行封湖育鱼计划之中,并不是说彻底断了青海湖湟鱼资源的捕捞,也存在最初限产的情况。



例如:1994~2000年青海对青海湖实行封湖育鱼,限产700吨,但效果并不明显,裸鲤资源继续衰退,种群结构发生变异。所以,最终只能进一步地扩大了对该生物的保护才行。

也就是彻底进行了对青海湖湟鱼的“限捕”,完完全全不进行捕捞了,这也才让我们看到了青海湖湟鱼的数量增长。



所以,青海湖湟鱼的数量增长的确不容易,希望未来在可以进行捕捞的时候,大家还是要合理捕捞,不然,这种生物也可能再次走向衰败。

当然,我国采取的措施也并非是单独让其自然繁殖,而是进行了鱼类增殖放流。



例如:2022年,青海农业农村厅就公布了一则消息,自2002年以来,已累计向青海湖、黄河、长江放流土著鱼苗1.76亿尾。

并且自2022年“全国放鱼日”以来,也累计向长江、黄河流域增殖放流花斑裸鲤、重口裂腹鱼、齐口裂腹鱼75万尾,放流青海湖裸鲤2110万尾,共计2185万尾。



所以,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的快速增长,是“双向”的——是人工繁殖+自然繁殖共同的效应,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总结

这个事情也再次告诉了我们,生物种群的稳定性,需要人类共同维护才行,过度地捕捞生物资源,只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而我们捕捞生物资源可以说是“非常轻松”,而要想恢复资源那就非常困难了。



无论是这里青海湖湟鱼资源量的增长,还是我们说的长江鱼类资源的恢复,并且种群扩大。

这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事情,那就是只有保护才会带来成效,不保护的话,还会持续恶化。这就让我们想起了一个事情,那就是今年鄱阳湖的鱼儿搁浅事件,不少的人看到鱼儿搁浅的时候,都去进行捕捞。



不少人批评他们,结果还被骂。而最后呢?有人看到鱼儿搁浅不忍心,将鱼儿捡起来,然后自己出费用将其转运,结果还被质疑。

虽然说,这些鱼可能对鄱阳湖的整体生态系统影响不大。但是,这样做被质疑,的确也是令人心寒。我们不说夸张了,这至少是对鄱阳湖生态系统保护的一个“自我做法”。


那些质疑别人的人,自己没有动手做一下,这样去质疑,的确存在“不妥”。所以,无论别人是真的作秀,还是假的转运鱼作秀,至少最终的目的是——的的确确把转运的鱼儿放入到了更加适合的区域,这个不容置疑。

所以,保护生态系统或许自己做得不多,但是只要做了,这已经足够了,无论别人质疑怎么样,就随便他们咋说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043032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cyw.com/news/105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4043032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