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团如果不购物会怎么样,广西一导游称游客未达购物标准不给房卡事件

导游口出狂言
一段“不达购物标准不给游客房卡”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据知情人称:“该旅行团团费为398元,大部分游客年龄在70至80岁,报名时工作人员虽然告知大家这是一个购物团,但未提到有最低消费标准。直到旅途第二天,导游才宣布每人必须消费满400元,否则不给房卡,因此与团内一游客发生冲突。”
对此,该旅行团的导游称:“是因为对方仅花费了100元,消费金额过低导致。”并且还补充强调:游客们所交团费甚至不足以承担酒店一晚的费用,因此,行程表中虽未明确标明有“最低消费标准”,但游客们应该是“心知肚明”,“但凡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都知道要履行购物义务的”。
一定程度上,该旅行团导游讲的是购物团“潜规则”,也就是基于“398元”、“7天6晚”、“三座城市”、“十余个购物点”而言的。合理吗?单纯地算账,好像也是合理的。但问题是,这种合理只是建立在未明确标明有“最低消费标准”和游客们应该“心知肚明的”基础上,否则就是不成立的。
只是就“跟团游”来讲,既然已经上升到消费层面,那么所谓未明确标明有“最低消费标准”和游客们应该“心知肚明”的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我们很清楚,“明码标价”是商业行为的底线,没有这个大前提作为基础,那么交易双方陷入冲突自然是难免的。
实际上,官方口径层面不允许搞“低价团”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现状还是“年年报年年查,年年查年年报”。虽然直接的观感是“监管不力”,但是究其根本我们会发现,消费者“抱着贪便宜的心态”才是主要症结。

旅游行程中的游客
之所以这样讲,并不是说导游强制购物没毛病,“监管不力”不存在,而是想说只有游客不再抱贪便宜的心态,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陷入强制购物陷阱。从某种意义上讲,导游强调游客们应该是“心知肚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如果游客不购物,“398元”怎么可能支撑得起“三座城市”、“7天6晚”呢?
由此再去审视“但凡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都知道要履行购物义务的”这句话,大概就能理解导游为何会明目张胆的耍横。因为所谓“强制购物”并不是绝对的“强卖”,而是隐含着“团费不够购物来补”的补充条款。
但普遍而言,这种条款都是“不言自明”的,尤其是团费严重支撑不起服务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购物团”,而且是有“最低消费标准”的“购物团”。对于这种“购物团”来讲,为何总青睐老年人,就在于老年人更偏重一站一地的观光游,并且也有钱有闲。
当然更突出的一点是,很大一部分老人“贪便宜”心理较重。再加上“疫情之后”,旅游业强势复苏,类似的问题就呈现出来了。要知道,根据官方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
单纯地看数据,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我们基于疫情期间出游的低迷,很容易能脑补出“疫情之后”出游欲望的报复性反弹和旅游从业者的草莽式经营。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强制购物来讲,一方面是旅游业顽疾复发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强势复苏过程中难免存在阶段性的秩序混乱。

海滩上的游客
所以接下来肯定是考验监管力度的重要阶段。并且除却官方要发力,作为旅游的体验者也要发力。换句话说,双管齐下,就算“购物团”难以彻底肃清,但是对于“不达购物标准不给游客房卡”这种事情应该会大幅度减少、甚至不再发生。
平心而论,面对因“强制购物”导致的冲突,不仅游客闹心,作为旅游业的从业者、以及事发地的旅游形象,都是一种挫伤。所以说回“不达购物标准不给游客房卡”一事,不管游客再怎么有贪便宜的心态,最先该被质问的还是导游的“强制购物”逻辑。
至于“398元”无法支撑得起“三座城市”、“7天6晚”的问题,也只能怪旅游业内部太把“低价旅团”、“购物团”这种商业行为想当然了,并且还是建立在逾越法律规则的基础上。所以被声讨、被处理,也自然是咎由自取的。
不过总体来讲,这些终归还是极个别现象。只要参团的游客不再抱贪便宜的心态,监管力度又持续跟进,那么导游们也就很难再肆意耍横了。说到底,敢耍横还是因为有空子,只要零容忍,自然也就没人再敢乱来了。
所以回到“不达购物标准不给游客房卡”的事情上,基于当前旅游复苏背景看,更像是复苏期无法回避的现实。也就是说,人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声讨不只是冲突本身而言,还存在对旅游业重回常态的憧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404303206@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zcyw.com/news/12920.html
相关文章
-
亚洲杯最新消息,中国女排3-2泰国6连胜进决赛
北京时间8月28日,女排亚洲杯展开半决赛争夺,中国女排对阵泰国。首局比赛,中国女排19比25输掉。第二局,中国女排及时调整,25比20胜出。第三局,中国女排25比14再次胜出。第四局,中国女排23比25惜败。决胜局,中国女排15比10胜出,3比2击败泰国,进入决赛。本届亚洲杯,中国女排是年轻球员出战,平均年轻只有20岁...
-
婆婆婚礼现场适合什么服装,山东烟台婆婆被宾客误认是新娘事件
近日,山东烟台。女子参加一对新人的婚礼时,在酒店大厅门口,她将新娘的婆婆误认为是新娘。从发布的视频中看,该新娘的婆婆穿着喜庆的红色连衣裙,梳着空气刘海,看起来颜值很高,也十分年轻,并且气质也不错。不过,凑近一看,胸花上写着两个字——“母亲”。女子发文称,“要不是新娘穿着婚纱出来,我还以为她就是新娘”。对此,新娘也大方自...
-
现在成品油价格是多少钱一升,油价调整最新消息0号柴油价格重回8元时代
金融界9月6日消息 今夜24时,成品油零售限价将开启上调。“五连跌”到今夜为止。据国家发改委今日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汽柴油零售限价每吨分别上调190元、185元,折升价92号汽油、95号汽油及0号柴油分别上调0.15元、0.16元、0.16元。本次调价政策...
-
鹤岗买房的人怎么样了,第一批去鹤岗买房的人走了大半现象原因
3年前,李海因为用5万元去鹤岗买房走红,引无数人跟随。有媒体报道称,第一批购房者走了大半,年轻人纷纷出逃,因为在这里买房便宜,但找工作难,没有收入,以至于交不起暖气费。而李海则表示,房子让他有安全感,平时一个人过得挺好,但也会孤独。鹤岗人口流出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跟外地人想象的那样,房子便宜、生活成本低,随便找个工作就...
-
工作到92岁是什么体验,92岁日本老奶奶在同一家公司任职66年
很多人的“终极愿望”都是早日退休,过上喝茶看书遛遛弯的休闲生活。日本却有一位92岁的老奶奶,从15岁到现在,一直过着勤勤恳恳的“打工人”生活。她甚至在同一家公司任职了整整66年,并且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全世界最高龄的白领”奶奶名为玉置泰子,在采访中,她说到:“公司期盼我能努力工作到100岁,我也是这样打算的。”...
-
世界首富排名第一是谁,最新马斯克资产缩水1005亿美元仍是首富
近日,马斯克收购推特的消息持续不断,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当地时间周一举行的推特员工全体会议上,推特新老板埃隆·马斯克表示,裁员已经结束,将积极招聘工程和销售人员,并鼓励员工推荐。就在他发表上述言论的同一天,推特的销售部门刚刚遭遇了一波裁员。自从马斯克接管推特以来,该部门几乎失去了所有的高级领导。在10...
-
买断工龄是什么意思,百事可乐公司考虑买断55岁以上员工工龄
当地时间9月29日,福克斯商业(Fox Business)报道称,百事可乐可能会因为经济原因而采取一些削减成本的措施。报道称,这家饮料巨头正在考虑向55岁以上的员工提供买断工龄的机会,如果业务状况进一步恶化,还会考虑进一步采取裁员措施。财报显示,百事可乐今年第二季度实现营收202.25亿美元,同比增...
-
养狗狗在冬天的好处有哪些,冬天狗狗帮捂手暖脚案例
对于很多体寒的人们来说,冬天里最怕的就是脚冷吧!尤其是在上班上学的时候,由于只能坐在一个地方不能动,就很容易脚凉。为此你需要想些办法来暖脚吧。比如说是买暖宝宝贴上,或者热水袋捂一捂。不过如果是在家里的话,你能想到还有一种方法吗?就有这么一位网友,家里养了只狗狗。因为疫情的关系,家人现在都是在家里哪也去不了。电视手机也看...
-
房贷到底要不要提前还,深度解析提前还房贷利大于弊吗
在偌大的城市里有一盏灯火为你而亮,是否也是你的奋斗目标呢?由于我国人口数多,区域、城乡人口分布均,导致城市房价居高下。中国人素有重土安迁的心理,不愿意欠债,一旦自己有能力还清贷款的时候会选择提前还款。由此在这样一种社会总体经济不断增长的过程当中,也有一些现实方面的问题随之诞生。其中以提前还贷风险为核心问题。国民经济水平...